登录 注册  |
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建设百年纪念戏剧论文集 2——中外戏剧史论研究卷
暂无评分 作者:马俊山,洪宏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 ISBN:978-7-305-26249-4 中图分类:J809-53 ( 艺术 > 戏剧艺术 > 戏剧艺术理论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页 《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建设百年纪念戏剧论文集》导言 现代大学精神与南大戏剧学科建设 目录页 论中国话剧与民族戏曲传统 胡星亮 “现代戏曲”的三种美学趋向 陆炜 陈瘦竹喜剧研究方法论述评 闫广林 论瓜里尼的悲喜剧理论及其意义 赵康太 光荣属于“他者”——论中国民族戏剧现代性的生成 周安华 有关早期话剧的几个问题 傅谨 关于民众戏剧社的若干说法的辨正 顾文勋 中国戏剧中人神恋神话原型研究 章俊弟 迈向中西比较戏剧学的起点 周宁 “春柳社开端”说与中国话剧诞生问题 黄爱华 试论李健吾喜剧的深层意象 张健 论田汉1949年之前话剧创作的内在矛盾 陈咏芹 “案头”文学与“场上”表演——重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 刘艳 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 王晓华 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不同质 吕效平 论台湾当代小剧场的历史意义 彭耀春 论中国当代戏剧的文化场域——从董健、胡星亮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谈起 施旭升 布莱希特与西方传统 周宪 “桂林文化城”戏剧运动与中国现代戏剧传统 李江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发展百年回眸 贾冀川 白日梦与智慧:中国现代女性喜剧 苏琼 “在野的”戏剧——论中国左翼戏剧的二重性 朱卫兵 新世纪中国先锋戏剧的身体叙事 陈吉德 中国早期话剧布景体系考述 马俊山 《孔雀东南飞》:从古代到现代,从诗到剧——一个典型文学现象的剖析 朱伟华 20世纪现代派戏剧探索精神论 付少武 “现代戏曲”辨正 李伟 《海鸥》:从赖声川看契诃夫 林婷 思考中国戏剧现代化的一个视角 阎立峰 语言死亡了吗?——对20世纪后半期“形体戏剧”的批判性反思 陈军 现代史剧创作主体论 邓齐平 彷徨与迷失——摸着石头过河的校园戏剧 蒋泽金 解放区话剧与中国话剧传统 洪宏 论喜剧精神 胡德才 易卜生与现代中国戏剧思潮 胡静 文学的与舞台的——对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变革的反思 袁联波 论本土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 张军 论吴祖光戏剧结构中的戏曲影响 王雪 欧阳予倩建设现代国民剧场的努力 陈建军 不可能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萨特戏剧《死无葬身之地》解析 罗慧林 革命叙事中的“红色戏剧”——“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创作研究 阮南燕 文明戏时期莎士比亚戏剧的改译及演出 安凌 “文化戏剧”刍议 陈爱国 抗战社会教育规划与民众教育馆戏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丁芳芳 关于戏剧性的构成——与董健先生商榷 张时民 黑格尔与西方现代戏剧——以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为考察文本 陈军 论戏曲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古今演变 管尔东 “平凡悲剧”与“本质现实主义”——关于尤金·奥尼尔后期剧作中的两个问题 王勇 论1980年代中国话剧的改革叙事 丁文霞 西安地区校园戏剧的发展历程(1949—2019) 黄世智 论中华剧艺社舞台艺术风格化探索 吴彬 道德重建与人格坚守——论抗战时期中国剧作家的道德叙事话语 张华 论历史剧创作中“正统史剧观”理论的形成及影响 陈丽芬 “大跃进”与社会主义乌托邦戏剧 申燕 论文明戏“连台本戏”的体式变化 向阳 “三一律”本质管窥 张迪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定向戏”现象分析 陈文勇 书写与差异:“先锋戏剧”概念在当代中国的接受 高子文 “官办”之名,“在野”之实——欧阳予倩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性质考论 康建兵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穆海亮 西化浪潮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之焦虑——试论“国剧运动”的文化意义 王琴 1931:文化教育机制的整一化与民众教育戏剧 王雪芹 “新都市戏曲”的现代化探索——罗怀臻剧作论 刘丽 当下扬州的扬剧市场 俞骁窈 1946:国民党官办剧团的解散与分化——以中万、中电、中青为例 段丽 孙家班与中国话剧舞美的现代传统(1940—1945) 邓良 论1980年代农村题材话剧的叙事艺术 薛慧 论中国大陆先锋戏剧的身份认同 [韩]张姬宰 论“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策略及其对中国话剧发展产生的意义 曹新宇 王仁杰剧作的成功真的是因为复古吗?——对王仁杰戏曲复古实践的反思 孙艳 “新舞台”剧场形制的三个源头 魏钟徽 “我应该”式戏剧与“我是”式戏剧——从《我是月亮》的演出看中国当代主流戏剧的一个困境 杨鹏鑫 春柳社与新民社的家庭戏之比较——以《不如归》《家庭恩怨记》与《恶家庭》为例 殷璐 活报剧在苏区:历史与形态 刘文辉 从“症候阅读法”看阿尔都塞的戏剧观 周淑红 中国戏剧学会与《雷雨》的首次完整演出考论 侯抗 肉身的物质与文化——从格洛托夫斯基到东方身体 杨小雪 “十七年”时期“新英雄人物”的生成与定型——以戏剧与电影的互动为中心 张也奇 翁偶虹、阿甲:论京剧《红灯记》的编剧署名问题 陈晶晶 中国当代奇观戏剧的文化批判 杨光 筚路蓝缕的抗战文艺“轻骑兵”——抗敌演剧队经费机制与演剧实践 张文心 ..更多
推荐图书
各国特种警察格斗术训练全解
魏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世界最佳跑步教练的跑步公式
(美)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著 , 沈慧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FBI教你实用防身技巧
(美)查克·乔伊纳(Chuck Joyner)著 , 姚长红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终极平板支撑 终极平板支撑101式
(美)珍妮弗·德·科廷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小龙技击法
李小龙著 , 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精准拉伸 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
【美】克里斯蒂安·博格(Kristian Berg)
人民邮电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