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袁睿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 ISBN:978-7-308-20083-7 中图分类:J809.249 ( 艺术 > 戏剧艺术 > 戏剧艺术理论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页 前言 目录页 上编 道光朝文人戏综论 第一章 背景论 第一节 道光朝文人的生存实况 一、屈抑与艰辛:道光朝文人的科举仕途 二、考据与务实:道光朝文人的治学风气 三、沉沦、坚守与转型:道光文人的不同选择 第二节 道光朝文人的戏曲活动 一、借曲扬名:文人晋谒的途径 二、命题制剧与同题制剧:文人情怀的互动 三、刊订前人著述:对戏曲文献的重视 第三节 道光朝文人戏的竞争与坚守 一、花部繁盛、雅部式微的外部环境 二、文人曲家不懈创作的内部努力 第四节 余论 次盛之期、风流未泯:道光朝文人戏的曲坛地位 第二章 题材论 第一节 传统题材的重构 一、殉国情节的独特彰显 二、历史本事的多维解读 第二节 新题材的兴起 一、悼亡戏与歌颂妇德 二、时政戏与能臣渴望 三、优伶戏与卖艺生涯 四、奇谈戏与猎奇遣兴 五、鸦片流毒与禁烟情节 第三节 名作的改编与续写 一、以“角儿”领纲的单元剧:道光朝的“红楼戏” 二、讽世之曲:黄燮清的二种“聊斋戏” 三、《西厢记》结局之争 第四节 余论 道光朝戏曲题材独创性的衰弱 第三章 风格论 第一节 感伤风格与宿命论 一、道光文人戏感伤风格的界定 二、道光文人戏感伤风格的成因与类型 三、宿命论:“下凡历劫”与“仙佛度脱”情节的消解意义 第二节 实证精神与考据癖 一、实证精神:虚构与真实的博弈 二、学者型作家与史笔入曲 三、考据癖:题材的丰富与艺术的板滞 第三节 抒情特征与写意化 一、从“写心”到“论世”:“情”的复杂化与符号性人物登场 二、从“私人领域”到“公共空间”:戏曲功能的反向转型 三、写意化:叙事原则的彻底抛弃 第四节 余论 道光文人的矛盾心理:末世情绪与入世传统 第四章 文体论 第一节 一条被忽略的发展线索:传统曲体的复归 第二节 新兴样式的试验:短剧中的“对话体”与“独语体” 第三节 虚实之辩与“作者登场” 第四节 余论 道光朝文人戏文体的双线索发展 下编 道光朝文人戏个案研究 第五章 补恨情结与周乐清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壮志未酬:周乐清的遭际与遗憾 一、军中遗孤,忠君爱民 二、宦海飘蓬,落魄生涯 三、科场蹭蹬,难继家风 四、寄情宫商,追求至美 第二节 翻案补恨:《补天石传奇》对历史本事的重塑 一、改写个人命运,歌颂英勇大义 二、改写国家命运,祈盼王朝中兴 三、隐喻现实不满,渴望出尘避世 第三节 笑中有泪:清代后期中下层文人的“补恨情结”与“功业臆想” 第六章 迷梦觉醒与梁廷枏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梦醒:从旧式书斋走出的西学大家 一、沉迷考据的旧式文人 二、禁烟抗英的洋务高参 三、开眼世界的西学大家 第二节 梦断:“小四梦”杂剧与梁廷枏的心态转变 一、情窦之曲:《了缘记》《圆香梦》 二、遣兴之作:《江梅梦》《昙花梦》 三、猛醒之音:《断缘梦》 第七章 雅俗兼修与褚龙祥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褚龙祥作品概述及生平考略 第二节 褚龙祥戏曲作品研究 一、文人戏 二、地方曲艺 三、曲牌研究 第三节 雅俗兼修:文人戏的“俗化”先驱 第八章 性别枷锁与道光朝才女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自喻:才女群体与她们的生活状态 一、三位女戏曲家的身份与经历 二、才女关系网的建立 三、诗意生活与艺术创作 第二节 自叹:戏曲中的情感宣泄 一、婚姻与爱情:礼教牢笼下的悲情控诉 二、性别与独立:变装背后的权利诉求 第三节 自怜:男权社会下才女的精神困境与思想局限 一、精神困境:审美客体、风雅点缀与依附者 二、创作局限:催眠、妥协与幻梦 参考文献 附录1 道光朝文人戏作品简表 附录2 道光朝文人戏作家作品综录 后记 ..更多
推荐图书
各国特种警察格斗术训练全解
魏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世界最佳跑步教练的跑步公式
(美)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著 , 沈慧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FBI教你实用防身技巧
(美)查克·乔伊纳(Chuck Joyner)著 , 姚长红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终极平板支撑 终极平板支撑101式
(美)珍妮弗·德·科廷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小龙技击法
李小龙著 , 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精准拉伸 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
【美】克里斯蒂安·博格(Kristian Berg)
人民邮电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