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浙学通史
暂无评分 作者:徐儒宗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ISBN:978-7-308-22041-5 中图分类:G127.55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页 自序 “浙学研究丛书”导言 目录页 导言 一 浙学的涵义 二 浙学形成的环境 三 浙学独得孔门之正传 第一篇 唐虞至五代:从发源到奠定基础 第一章 浙学溯源 第一节 虞舜的孝友遗风 第二节 夏禹的勤政节俭遗风 第三节 徐偃王的仁义爱民遗风 第四节 子贡存鲁霸越的影响 第五节 越国的富强之道 第二章 王充的实事疾妄之学 第一节 生平著述和学术背景 第二节 天道观和人道观 第三节 政治观和历史观 第四节 实事疾妄的批判精神 第五节 开创浙学之先驱 第三章 秦汉六朝浙学综述 第一节 南北文化之交流 第二节 经学与儒学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史志 第四节 六朝时期的史学 第四章 隋唐五代浙学综述 第一节 隋唐的经学与儒学 第二节 隋唐的史志之学 第三节 陆贽的经世理财之学 第四节 罗隐的疾俗警世之学 第五节 吴越国的保境安民之策 本篇小结 第二篇 宋代:各派并兴的鼎盛时期 第一章 北宋理学之开宗 第一节 浙江理学之先驱 第二节 永嘉九先生及诸儒简介 第三节 周行己学术简述 第四节 许景衡学术简述 第五节 二刘学术简述 第二章 范浚的修身经世之学 第一节 范氏家学之崛起 第二节 经史文献之学 第三节 明道修德之学 第四节 经世致治之学 第三章 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统 第一节 深厚的家学渊源 第二节 经史文献之学 第三节 论道明理之学 第四节 教学育才之道 第五节 经世致治之学 第四章 唐仲友的经制之学 第一节 朱唐相厄之案 第二节 阐经明道之学 第三节 修身立德之学 第四节 经制致治之学 第五章 陈亮的事功之学 第一节 坎坷的生平 第二节 明道崇文之学 第三节 事功经世之学 第四节 中兴恢复之策 第六章 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 第一节 永嘉学派之形成 第二节 薛季宣的事功之学 第三节 陈傅良的事功之学 第四节 永嘉后学简述 第七章 叶适的经制事功之学 第一节 生平和经术 第二节 明道修身之学 第三节 经制致治之学 第四节 恢复进取之略 第五节 水心后学简述 第八章 四明学派的心学 第一节 舒璘的心学 第二节 沈焕的心学 第三节 杨简的心学 第四节 袁燮的心学 第九章 程朱理学的传承 第一节 张九成的理学 第二节 浙江的朱门后学 第三节 何基的理学 第四节 王柏的理学 第五节 黄震的理学 第六节 王应麟融贯众学 本篇小结 第三篇 元明两代:理学传承与心学崛起 第一章 元代的理学 第一节 北山学派的理学道统 第二节 金履祥的理学 第三节 深宁后学的文史之学 第四节 邓牧的忧患之学 第五节 许谦的理学 第六节 程朱理学传人简述 第二章 明代的理学 第一节 明代前期诸儒简述 第二节 宋濂融贯诸家之学 第三节 刘基的经世之学 第四节 方孝孺的理学 第五节 章懋的理学 第六节 明代的史学 第三章 王守仁的致良知之学 第一节 良知本体之义 第二节 纵贯内外的中庸之道 第三节 知行合一的致良知工夫 第四节 培养中行之士的教学理论 第五节 适时务实的经世之学 第四章 王学的分化与转型 第一节 浙中王门后学的分化 第二节 钱德洪的功夫论 第三节 王畿的良知现成说 第四节 黄绾的艮止说 第五节 张元忭的悟修并进说 第六节 刘宗周修正王学 本篇小结 第四篇 清代:继往开来的实学与史学 第一章 黄宗羲融贯诸家之学 第一节 兼取诸家之长 第二节 理气心性统一的本体论 第三节 经世致治之学 第四节 编撰学术思想史 第五节 开浙东史学之先河 第二章 清初浙西的实学 第一节 程朱理学之复兴 第二节 张履祥的务实力行之学 第三节 吕留良的正心救俗之学 第四节 陆陇其的舍虚求实之学 第三章 清代浙东的实学 第一节 陈确的素位之学 第二节 黄宗炎的理象合一之学 第三节 邵廷采的磨砥躬行之学 第四章 清代浙东的史学 第一节 万斯同的史学成就 第二节 全祖望的文献之学 第三节 章学诚的史志理论 第四节 邵晋涵的史学评论 第五章 清代经史考据之学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经史之学 第二节 清初的疑古考辨思潮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考据辑佚之学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校勘训诂之学 本篇小结 第五篇 近现代:儒学的转型与创新 第一章 龚自珍开浙学之新风 第一节 开风气的一生 第二节 通经以济世 第三节 性无善恶论 第四节 历史三世循环论 第五节 批判衰世的积弊 第六节 倡导社会改革 第二章 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第一节 章炳麟的国故之学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西相参之学 第三节 周树人批判继承儒学 第三章 马一浮的六艺之学 第一节 现代的通儒和醇儒 第二节 六艺统摄一切学术 第三节 六艺统摄于一心 第四节 六艺之教即是人类合理的正常生活 第五节 人类文化最终归宿于六艺 本篇小结 结语 一 浙学的总体特色 二 浙学的横向交流 三 浙学对地域文化的主导作用 四 浙学的现代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推荐图书
各国特种警察格斗术训练全解
魏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世界最佳跑步教练的跑步公式
(美)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著 , 沈慧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FBI教你实用防身技巧
(美)查克·乔伊纳(Chuck Joyner)著 , 姚长红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终极平板支撑 终极平板支撑101式
(美)珍妮弗·德·科廷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小龙技击法
李小龙著 , 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精准拉伸 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
【美】克里斯蒂安·博格(Kristian Berg)
人民邮电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