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UG NX8数控编程基本功特训
暂无评分 作者:冯方主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 ISBN:978-7-121-16705-8 中图分类:TB472-39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工业设计 ) 纸质书参考价格:¥295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书名页 内容简介 版权页 前言 目录页 第1部分 UG编程入门与工艺介绍 第1章 UG编程基本操作及加工工艺介绍 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2 UG编程简介 1.3 编程加工工艺知识 1.3.1 数控加工的优点 1.3.2 数控机床介绍 1.3.3 铣床与加工中心操作 1.3.4 数控刀具介绍及使用 1.3.5 编程的工艺流程 1.3.6 模具结构的认识 1.4 数控编程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4.1 撞刀 1.4.2 弹刀 1.4.3 过切 1.4.4 欠加工 1.4.5 多余的加工 1.4.6 提刀过多和刀路凌乱 1.4.7 空刀过多 1.4.8 残料的计算 1.5 编程界面及加工环境简介 1.5.1 加工环境简介 1.5.2 编程界面简介 1.5.3 加工操作导航器介绍 1.6 编程前的参数设置 1.6.1 创建刀具 1.6.2 创建几何体 1.6.3 设置余量及公差 1.6.4 创建操作 1.7 刀具路径的显示及检验 1.8 创建UG NX8编程模板 1.8.1 创建模板 1.8.2 导入模型到模板中进行编程 1.9 工程师经验点评 1.10 练习题 第2章 平面加工的介绍 2.1 平面铣加工 2.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1.2 功能解释与应用 2.1.3 需要设置的参数 2.1.4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2.1.5 活学活用 2.1.6 实际加工应注意的问题 2.2 表面加工 2.2.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2.2.2 功能解释与应用 2.2.3 需要设置的参数 2.2.4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2.2.5 活学活用 2.2.6 实际加工应注意的问题 2.3 综合提高特训 2.4 工程师经验点评 2.5 练习题 第3章 型腔铣加工的介绍 3.1 跟随周边 3.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3.1.2 功能解释与应用 3.1.3 需要设置的参数 3.1.4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3.1.5 活学活用 3.1.6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2 跟随部件 3.2.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3.2.2 功能解释与应用 3.2.3 需要设置的参数 3.2.4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3.2.5 活学活用 3.2.6 实际加工中遇到的问题 3.3 综合提高特训 3.4 工程师经验点评 3.5 练习题 第4章 型腔铣二次开粗的介绍 4.1 参考刀具 4.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4.1.2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4.1.3 活学活用 4.1.4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4.2 使用3D 4.2.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4.2.2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4.2.3 活学活用 4.2.4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4.3 使用基于层的 4.3.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计划 4.3.2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4.3.3 活学活用 4.3.4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4.4 综合提高特训 4.5 工程师经验点评 4.6 练习题 第5章 等高轮廓铣加工的介绍 5.1 等高轮廓加工 5.1.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5.1.2 功能解释与应用 5.1.3 需要设置的参数 5.1.4 操作演示 5.1.5 活学活用 5.1.6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2 等高清角加工 5.2.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5.2.2 操作演示 5.2.3 活学活用 5.2.4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3 功能综合应用实例 5.4 工程师经验点评 5.5 练习题 第6章 轮廓区域铣加工的介绍 6.1 区域铣削驱动 6.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6.1.2 功能解释与应用 6.1.3 需要设置的加工参数 6.1.4 操作演示 6.1.5 活学活用 6.1.6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6.2 边界驱动 6.2.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6.2.2 功能解释与应用 6.2.3 操作演示 6.2.4 活学活用 6.2.5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6.3 清根驱动 6.3.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6.3.2 功能解释与应用 6.3.3 操作演示 6.3.4 活学活用 6.3.5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6.4 文本驱动 6.4.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6.4.2 功能解释与应用 6.4.3 操作演示 6.4.4 活学活用 6.4.5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6.5 综合提高特训 6.6 工程师经验点评 6.7 练习题 第7章 数控钻孔加工的介绍 7.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7.2 孔加工的工艺介绍 7.3 孔加工的工序安排 7.4 UG常用的钻孔方法 7.4.1 功能解释与应用 7.4.2 需要设置的加工参数 7.4.3 操作演示 7.4.4 活学活用 7.4.5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7.5 工程师经验点评 7.6 练习题 第8章 产生NC程序与输出后处理 8.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8.2 安装UG后处理 8.3 生成UG后处理 8.3.1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8.3.2 如何查看加工时间 8.4 练习题 第2部分 UG编程高手实战 第9章 如何看刀路和判别刀路的好坏 9.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9.2 判别刀路的类型和作用 9.3 判别进刀、退刀和横越 9.4 判别提刀的多少 9.5 根据刀轨判别是否过切 9.6 根据刀轨确定哪些部位加工不到 9.7 练习题 第10章 拆铜公与出铜公工程图纸 10.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0.2 掌握模具中哪些部件需要拆铜公 10.3 拆铜公的原则 10.4 拆铜公的注意事项 10.5 照明电筒前后模铜公的拆分 10.5.1 模型分析 10.5.2 拆铜公具体步骤 10.6 出铜公工程图纸 10.6.1 出铜公工程图 10.6.2 标注铜公位置尺寸 10.7 工程师经验点评 10.8 练习题 第11章 模具加工前的补面工作 1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1.2 UG补面常用的方法 11.3 洗涤剂瓶盖后模的补面 11.3.1 模型分析 11.3.2 补面具体步骤 11.4 工程师经验点评 11.5 练习题 第12章 塑料玩具球前模的编程 12.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2.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12.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2.4 制定加工程序单 12.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2.6 编程详细操作步骤 12.6.1 开粗——型腔铣 12.6.2 二次开粗——型腔铣 12.6.3 陡峭面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2.6.4 狭窄陡峭区域精加工——等高参考刀具加工 12.6.5 平缓区域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12.6.6 清角——轮廓区域铣 12.6.7 两小孔的加工——等高轮廓铣 12.6.8 实体模拟验证 12.7 工程师经验点评 12.8 练习题 第13章 保龄球前模的编程 13.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3.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13.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3.4 制定加工程序单 13.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3.6 编程详细操作步骤 13.6.1 调整坐标 13.6.2 开粗——型腔铣 13.6.3 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3.6.4 底部平缓面半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13.6.5 大区域面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13.6.6 直壁面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3.6.7 圆锥面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13.6.8 清角——轮廓区域铣 13.6.9 两小孔的加工——等高轮廓铣 13.6.10 实体模拟验证 13.7 工程师经验点评 13.8 练习题 第14章 电蚊香座盖后模的编程 14.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4.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14.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4.4 制定加工程序单 14.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4.6 电蚊香座盖后模编程的具体步骤 14.6.1 打开模板和调入模型 14.6.2 调整坐标 14.6.3 模具补面 14.6.4 创建辅助曲面 14.6.5 清除圆角余量——等高轮廓铣 14.6.6 清除圆角底部余量——等高轮廓铣 14.6.7 开粗——型腔铣 14.6.8 二次开粗——型腔铣 14.6.9 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4.6.10 大平面精加工——平面铣 14.6.11 陡峭夹角半精加工——等高清角加工 14.6.12 狭窄处平面精加工——平面铣 14.6.13 陡峭面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4.6.14 陡峭夹角精加工——等高清角加工 14.6.15 两小孔的加工——等高轮廓铣 14.6.16 流道加工 14.6.17 实体模拟验证 14.7 工程师经验点评 14.8 练习题 第15章 保温瓶盖前模的编程 15.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5.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15.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5.4 制定加工程序单 15.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5.6 保温瓶盖前模编程的具体步骤 15.6.1 打开模板和调入模型 15.6.2 模具补面 15.6.3 开粗——型腔铣 15.6.4 大平面精加工——平面铣 15.6.5 小区域开粗——等高轮廓铣 15.6.6 上部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5.6.7 上部陡峭面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5.6.8 小区域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5.6.9 二次开粗——型腔铣 15.6.10 小区域平面精加工——平面铣 15.6.11 小区域陡峭面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5.6.12 最底部余量的二次开粗——型腔铣 15.6.13 最底平面精加工——平面铣 15.6.14 底部陡峭面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5.6.15 底部陡峭面精加工二——等高轮廓铣 15.6.16 实体模拟验证 15.7 工程师经验点评 15.8 练习题 第16章 铜公(电极)的编程 16.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6.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16.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16.4 制定加工程序单 16.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6.6 铜公(电极)编程的具体步骤 16.6.1 打开模板和调入模型 16.6.2 开粗——型腔铣 16.6.3 二次开粗——型腔铣 16.6.4 孔侧面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16.6.5 顶部平缓面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16.6.6 直壁面和基准板平面的加工——平面铣 16.6.7 基准板侧面精加工——型腔铣 16.6.8 实体模拟验证 16.7 工程师经验点评 16.8 练习题 ..更多
推荐图书
各国特种警察格斗术训练全解
魏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世界最佳跑步教练的跑步公式
(美)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著 , 沈慧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FBI教你实用防身技巧
(美)查克·乔伊纳(Chuck Joyner)著 , 姚长红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终极平板支撑 终极平板支撑101式
(美)珍妮弗·德·科廷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小龙技击法
李小龙著 , 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精准拉伸 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
【美】克里斯蒂安·博格(Kristian Berg)
人民邮电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