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I 文学
>
I0 文学理论
翻译、文学与政治——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
暂无评分
作者:崔峰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
ISBN:978-7-305-21072-3
中图分类:I046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纸质书参考价格:
¥54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序
目录页
绪论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与组织——以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文联”、“文协”的成立和影响为中心
第二节 翻译工作的组织化和计划化——以“第一届翻译工作会议”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为中心
第三节 1950年代初政治文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创刊
第二章 “一边倒”政策的实施与中国作为苏联“小兄弟”的民族国家地位——对苏俄作品的大力译介(1953年7月号—1956年3月号)
第一节 该阶段译介情况总览
第二节 为《世界文学》溯源——从《发刊词》说起
第三节 “日丹诺夫主义”的“余威”与“解冻文学”的“初萌”:两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与交织
第四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的译介特点
第三章 对苏联发展模式的反思与中国民族国家地位的自我提升——苏联“解冻文学”的多舛命运及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译介(1956年4月号—1958年7月号)
第一节 该阶段译介情况总览
第二节 文学话语对民族国家地位的焦虑与反思——以《世界文学》译作择取观念的变化为中心
第三节 命运多舛的“解冻文学”译介
第四节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译介
第四章 中苏关系的全面破裂与中国对民族国家地位的再次提升——亚非拉文学的集中译介(1958年8月号—1966年3月号)
第一节 该阶段译介情况总览
第二节 从“译文”到“世界文学”
第三节 “两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博弈”
第四节 亚非拉文学的大规模出现
第五节 《世界文学》的停刊
结语 系统理论对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和拓展
引用文献
附录 《世界文学》(1953.7—1966.1)总目录
后记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各国特种警察格斗术训练全解
魏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世界最佳跑步教练的跑步公式
(美)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著 , 沈慧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VR虚拟现实:重构用户体验与商业新生态
王赓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FBI教你实用防身技巧
(美)查克·乔伊纳(Chuck Joyner)著 , 姚长红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酸痛拉筋解剖书:你的私人拉筋保健指南、拉筋与肌肉解剖学相结合的专业图解书
(澳)布拉德沃克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终极平板支撑 终极平板支撑101式
(美)珍妮弗·德·科廷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小龙技击法
李小龙著 , 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精准拉伸 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
【美】克里斯蒂安·博格(Kristian Berg)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