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
P5 地质学
大渡河中游及外围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李文纲[等]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
ISBN:978-7-5170-7581-3
中图分类:P54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纸质书参考价格:
¥450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序
前言
目录页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过程
第2章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
2.1 大地构造部位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区域地层岩性特征
2.3.1 沉积建造
2.3.2 岩浆活动
2.3.3 变质作用
2.4 区域断裂构造特征
2.4.1 鲜水河断裂带
2.4.2 川滇南北向构造带
2.4.3 龙门山构造带
2.4.4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
2.4.5 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
2.4.6 金河—箐河断裂带
2.4.7 甘孜—理塘断裂带
2.4.8 理塘—德巫断裂带
2.4.9 玉农希断裂带
2.5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2.5.1 重力场特征
2.5.2 磁场特征
2.5.3 地壳厚度特征
2.5.4 地球物理场与断裂带和地震的关系
2.6 区域构造发展简史
2.7 新构造运动特征
第3章 现代构造活动概述
3.1 现代地貌变形特征
3.1.1 夷平面变形特征
3.1.2 阶地变形特征
3.1.3 其他地貌变形特征
3.2 区域地震活动性
3.2.1 地震目录
3.2.2 地震区带划分及其地震活动性分析
3.2.3 地震活动时空特征
3.2.4 大渡河中游及外围地震活动性
3.2.5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地震活动性
3.3 中国西部地区强震的主震—余震统计关系
3.3.1 地震序列的基本类型
3.3.2 主震—余震的震级统计关系
3.3.3 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3.3.4 余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3.4 地震构造应力场
3.5 现代活动断层
3.6 《大渡河中游及外围工程地震地质环境图》编制
第4章 大渡河中游及外围主要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4.1 鲜水河断裂南段——磨西断裂带
4.1.1 断裂带展布特征
4.1.2 典型地震地质剖面
4.1.3 断裂带构造变形和活动的微观特征
4.1.4 磨西断裂带基本认识
4.2 大渡河断裂带
4.2.1 断裂带展布特征
4.2.2 典型地震地质剖面
4.2.3 断裂带构造变形和活动的微观特征
4.2.4 大渡河断裂带基本认识
4.3 安宁河断裂带
4.3.1 断裂带展布特征
4.3.2 断裂带北段中段地震地质剖面
4.3.3 断裂带北段中段微观构造特征
4.3.4 安宁河断裂带分段活动性特征
4.3.5 安宁河断裂带北段和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活动性环境基本认识
4.4 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二郎山断裂
4.5 金坪断裂
4.6 断裂带现代形变速率
4.6.1 现代形变观测方法
4.6.2 现代形变观测成果
4.7 地震活动
4.7.1 地震活动特点
4.7.2 震源破裂和地震构造应力场
4.7.3 断裂带位移速率的地震分析
4.7.4 1786年6月1日康定南7(3/4)级地震
4.7.5 1786年6月10日泸定得妥M≥5级地震
4.8 断裂活动性评价
第5章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地震危险性评估
5.1 地震区划位置
5.2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概述
5.2.1 地震活动环境特征
5.2.2 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近场区地震活动特征
5.2.4 场地工程地震条件评价
5.2.5 地震危险性分析
5.2.6 工程场地最大可信地震评估
5.2.7 设计地震动参数选取
5.3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讨论
5.3.1 近场潜在震源区边界的敏感性分析
5.3.2 地震带年发生率v_4的敏感性分析
5.3.3 选用的地震动衰减公式对比
5.4 地震地质环境评价
5.4.1 断裂带活动性评价
5.4.2 断裂带现代形变速率
5.4.3 地震活动性评价
5.4.4 关于1786年6月1日7(3/4)级地震断错
5.4.5 近场潜在震源区评价
5.4.6 关于潜在震源的地震再现周期
5.5 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不确定性分析
5.5.1 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的比较
5.5.2 强震重现期的比较
5.5.3 空间分布函数的作用
5.5.4 潜源区划分方案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5.6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对安全裕度的评估
5.6.1 地震动影响场
5.6.2 高震级档地震活动性参数赋值分析计算
5.7 设计地震动参数安全裕度评估
5.7.1 宏观评价
5.7.2 潜源区划分方案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5.7.3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对安全裕度的评估
第6章 大渡河中游及外围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评价
6.1 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6.1.1 影响因子的确定
6.1.2 分级(分区)的确定
6.1.3 定性评价方法
6.1.4 定量评价方法
6.1.5 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6.2 大渡河中游河段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段)评价
6.2.1 评价的范围和分区
6.2.2 区域构造及重磁异常
6.2.3 主要断裂的现代活动性
6.2.4 地震活动
6.2.5 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6.2.6 区域构造稳定性综合评价
第7章 大岗山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7.1 库坝区诱震条件分析和诱震环境分区
7.1.1 诱震条件分析
7.1.2 诱震环境分区
7.2 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典型工程类比
7.2.1 已发生构造型水库地震实例
7.2.2 未发生构造型水库地震实例
7.3 构造型水库地震的危险性预测
7.3.1 预测的基本思路
7.3.2 极限水库地震强度的预测
7.3.3 常遇水库地震
7.3.4 构造型水库地震的判据
7.4 重点库段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
7.4.1 磨西断裂(C区)
7.4.2 得妥断裂(B区)
7.4.3 坝区(A区)
7.5 构造型水库地震最大震级的预测
7.5.1 断层破裂长度法
7.5.2 地震应变能积累与释放法
7.6 水库诱发地震对工程和库区环境影响评价
7.6.1 水库诱发地震预测
7.6.2 工程影响评价
7.6.3 库区环境影响评价
7.7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
7.7.1 蓄水后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别标志
7.7.2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布设
7.7.3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成果初步分析
7.7.4 库区断裂形变监测成果初步分析
7.8 小结
第8章 断裂活动性及工程适宜性评价
8.1 泸定水电站和硬梁包水电站工程外围区域断裂活动性评价
8.1.1 工程概况
8.1.2 工程地震地质环境
8.1.3 主要断裂带特征及活动性评价
8.1.4 大渡河断裂带和二郎山断裂带地震断错危险性分析评价
8.1.5 大渡河断裂带和二郎山断裂带地震断错危害性影响评估
8.1.6 泸定水电站和硬梁包水电站工程适宜性评价
8.2 大岗山水电站外围区域断裂及坝区小断层活动性评价
8.2.1 工程概况
8.2.2 区域工程地震地质环境
8.2.3 磨西断裂带活动性评价
8.2.4 大渡河断裂带活动性评价
8.2.5 坝址区小断层活动性评价
8.3 栗子坪水电站活动断裂的工程适宜性评价
8.3.1 工程概况
8.3.2 区域工程地震地质环境
8.3.3 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东支断层和铁寨子断层活动性评价
8.3.4 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东支断层和铁寨子断层位移速率评价
8.3.5 地震断错危险性评价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封底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各国特种警察格斗术训练全解
魏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世界最佳跑步教练的跑步公式
(美)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著 , 沈慧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VR虚拟现实:重构用户体验与商业新生态
王赓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FBI教你实用防身技巧
(美)查克·乔伊纳(Chuck Joyner)著 , 姚长红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酸痛拉筋解剖书:你的私人拉筋保健指南、拉筋与肌肉解剖学相结合的专业图解书
(澳)布拉德沃克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终极平板支撑 终极平板支撑101式
(美)珍妮弗·德·科廷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小龙技击法
李小龙著 , 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精准拉伸 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
【美】克里斯蒂安·博格(Kristian Berg)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